close
這是傳說中的鳥類.不是自己叫到死.而是去找有刺的樹在被刺死前唱歌..聽說無比動聽.........
傳說的刺鳥,一生都在尋覓帶刺的樹,只有當牠往最尖的刺撞去時,才會在極度苦痛的臨終前唱出一生最美的歌聲,牠以生命作為換取的歌聲也是最讓人動容的。「傳說中有一種鳥,一生只唱歌一次,牠的歌聲甜美,無與倫比。
這種鳥離巢之後,就不停尋覓帶刺的樹,直到找著為止。然後牠會往樹最長、最尖的刺撞去,在極度的苦痛中引吭高歌,牠臨死前的謳歌,超越了自身的痛楚,非但感人至深,連雲雀和夜鶯都要相形失色。
雖然牠以生命作為換取甜美歌聲的代價,卻始得全世界的人都樂於側耳傾聽,上帝也會在天堂展顏而笑。

因為,唯有藉著最深沉的痛楚,才能換取最美好的事物!」

「刺鳥」乃源於居爾特人的古老傳說。故事中的人物不計一切代價地創造了自己的刺,並親手促成無可挽回的悲劇命運,就如同一隻刺鳥的行徑。


《刺鳥》的中心雖然是圍繞著神父與一名女子之間的感情,但如果單純用「一段禁忌之愛」來簡化這部迷你影集,那就好像用「亂世兒女情」來簡化《亂世佳人》這部電影一樣,低估了整個故事。把《刺鳥》與《亂世佳人》相比並沒有高估它的價值,事實上,《刺鳥》在電視史上的地位,大概跟《亂世佳人》在影史上的地位相去不遠。小說譯者盛讚它為另一部《飄》,並非言過其實。
 



  《刺鳥》原為作家柯莉‧麥考林的小說,背景設在二○年代,講述一位神父勞夫‧迪‧布里卡沙( Ralph de Bricassart )因得罪了某位主教,被放逐到澳洲偏遠教區,這個教區包括了鐸基達( Drogheda )在內。鐸基達住著一位全澳最有錢的人,瑪莉‧卡森太太。因卡森太太的關係,勞夫認識了她的弟弟派迪‧克里律( Cleary )一家人,也因此認識了瑪姬( Meggie )。克里律家的孩子都是男孩,瑪姬是唯一的女兒,但她並沒因此受到重視,反因為她是女兒,極少被父母注意。勞夫心疼瑪姬長期以來被家庭忽略,對她付出比常人更多的關懷。這一切都看在卡森太太眼裡。



  卡森太太已經寡居三十年,她不再婚的原因是因為她想保有手中財產的控制權,並非是沒有情慾。對勞夫神父英俊的外表和肉體她不是沒有感覺,她自己其實也深愛著勞夫,不過她也看出了勞夫想做樞機主教的野心,這也是勞夫跟她走得很近的一個原因──為了她的財產,然而當瑪姬出現以後,情況變得有點不同。卡森太太嫉妒瑪姬能得到勞夫的愛,但她深知勞夫想往高處爬的野心絕不會因愛情而消退,所以她臨時寫了一份新的遺囑,把財產留給教會,指定勞夫當管理者,讓勞夫決定要照新或舊的遺囑執行。勞夫無法抗拒這份誘惑,在卡森太太死後接受了她的遺贈,放棄瑪姬與她全心付出的愛情,帶著這份送給教廷的大禮飛回羅馬,之後升為主教。不過勞夫和瑪姬之間的緣分並沒因此斷絕,兩人始終在愛情、慾望、禁忌、迷離間掙扎著。他們的關係就像是一團漩渦,將他們周圍的人也不斷捲入.......


  瑪姬花了一生的時間追求她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東西,勞夫神父則放棄了他最想要的的世俗之物來獲得服侍神的高尚地位,兩者都為了他們想要的東西,付出了最大的苦痛,他們就像傳說中的刺鳥一樣,這種鳥一出生就在尋找一種有刺的樹,不達目的絕不終止。在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以後,牠就往樹上最長、最尖的刺撞去,臨死之前,牠將劇痛昇華為清脆悅耳、感人異常的歌聲,連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。雖然以生命作為代價,只換得一首清新的歌,但全世界的人都會側耳傾聽,上帝也會展顏而笑。因為,唯有以最深沉的痛苦,才能換得最美好的事物。


顓顼:不管他們的愛情再怎麼偉大

         總之

         淫亂就是不對的

         所以

         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失去上帝的嘉許

         是非常不值得的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O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